昨天,東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通報了今年第二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結果,糕點的不合格率仍然引人關注。通報顯示,第二期抽檢中對糕點進行了兩次抽檢,第一次抽檢時間為5月9日至5月13日,共抽檢50批次,合格11批次,合格率僅為22%;第二次抽檢時間為6月13至6月18日,共抽檢30批次,合格19批次,合格率為63.33%。糕點的不合格指標依然是污染物鋁殘留超標。記者看到,中堂中明海鮮酒家、豪門大飯店、石碣豪華大酒店、長安酒店等知名酒店均在不合格名單之中。
昨天中午,東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官網(wǎng)上掛出了《東莞市2013年第二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情況的通報》。通報中既包含了抽檢合格的名單,也包含了不合格名單。
昨天下午,該局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5月13日,該局公布2013年第一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抽檢結果,其中,糕點的合格率只有30%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5月23日,糕點不合格的具體名單向社會公布。5月28日,該局又召開重點餐飲服務單位千人培訓會,會上,梁少華副局長代表市局承諾“凡是監(jiān)督抽檢不合格的,一律公布不合格單位”。此次公布第二期抽檢結果,是兌現(xiàn)承諾。
至于原本預計在6月底就能公布,卻拖到了7月31日,相關負責人解釋,主要是因為對糕點抽檢了兩次,并且第二期抽檢還包括熟肉制品等其他9個品種720批次樣品,直到7月30日才完成全部的監(jiān)督抽檢報告。
第二期抽檢結果中,糕點的不合格率仍然較高,主要原因仍然是鋁殘留超標。
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二期糕點抽檢,兩個階段進行,第一次抽檢時間為5月9日至5月13日,抽檢50批次,涵蓋10個鎮(zhèn)街20家餐飲企業(yè),其中酒店3家,集體食堂3家,中小餐館14家。結果,只有11批次合格,合格率僅為22%。
6月13至6月18日,又臨時增加抽檢糕點30批次,涉及4個鎮(zhèn)街11家餐飲企業(yè),其中,酒店5家,中小餐館6家。經(jīng)檢驗,合格19批次,合格率63.33%。這名負責人稱,糕點不合格指標均為污染物鋁殘留超標,糕點“膨松劑分為含鋁和無鋁兩種,無鋁價格較高,有鋁的膨松劑制成糕點后口感較好”。
此次通報也包含其他食品的抽檢結果。記者看到,除去糕點80批次,其他9個品種720批次樣品,合格706批次,合格率為98.06%,其中,前段時間公眾比較關注的大米,由于鎘大米事件后,餐飲企業(yè)進一步加大大米索票索證及產(chǎn)地來源的管理,此次抽檢50批次,合格50批次,合格率為100%。熟肉制品、豬肉(豬肝)、食用油、肉丸、醬油、乳制品等合格率也均為100%。
而不合格品種是:非發(fā)酵豆制品,共抽檢100批次,合格98批次,合格率為98%。不合格產(chǎn)品為支竹原料一批次,不合格指標為檢出甲醛次硫酸氫鈉(以甲醛計);香干原料一批次,不合格指標為檢出苯甲酸。
文章來源:新華網(wǎng)
華碧鑒定所可提供黑色金屬及有色盡金屬如碳素鋼及合金鋼、Fe、Cr鉻、Mn錳、銅、鋁、鉛、鎳及合金等金屬材料鑒定服務,對各種金屬材料及制品質(zhì)量分析、成分分析、結構分析、化學性能分析、同類性和同一性方面做出準確鑒定。
類似鑒定案例:江蘇省拉鏈含鉛量物證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