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溝油生產出的食品,兩家機構卻作出截然相反的鑒定結論:一個說符合國家標準,一個說不符合。更令辦案機關困惑的是,用地溝油加工食品的犯罪分子被依法懲處,其上線生產地溝油的犯罪分子卻因證據(jù)難以查實,不能作出處理。
黑作坊用地溝油加工食品
幾張復合板晾曬臺上沾著黏糊糊的花生殘渣,臟兮兮的掃帚、鐵鍬、畚箕等操作工具擺在一旁,廠房一角堆放著10余桶加工產品用的油、添加劑,一些已經發(fā)霉的花生堆放在角落里……這是2011年9月14日,徐州市公安機關查獲一家地下食品加工場所時的場景。公安機關當場扣押了這個食品加工場所老板邱宏革用于生產“酒鬼花生”、“酒鬼瓜子”等小包裝食品的機器和面粉、花生、油等原料,以及已經生產出尚未銷售的成品“酒鬼花生”1100箱,貨品價值3.74萬元。
邱宏革,安徽和縣人。2010年到徐州一蛋糕房打工,后從一個福建人手中接手了一套加工小食品的設備,租了個倉庫,就開始生產“酒鬼花生”、“酒鬼瓜子”,生產所用的油品則是從當?shù)厥袌鲑徺I的散裝地溝油。
隨后,公安機關順藤摸瓜找到油品提供者石某。石某交代,2010年5月至10月,他曾數(shù)次到山東等地收購用雞、鴨、鵝屁股和豬花油等動物廢棄物提煉的油脂40余噸,用于販賣。
2011年9月,邱宏革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公安機關移送云龍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辦案機關查明,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間,在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不符合食品衛(wèi)生條件的情況下,邱宏革以發(fā)霉花生為原料,利用地溝油生產“酒鬼花生”等小包裝食品,銷售金額達180余萬元。經徐州市云龍區(qū)檢察院提起公訴,邱宏革近日被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100萬元。
雖然邱宏革受到了應有的懲處,但石某制售地溝油一案則因取證問題,目前仍在進一步偵查之中。
兩份截然不同的鑒定結論
承辦邱宏革案的檢察官王廣賓介紹,生產“酒鬼花生”采用的油是否為地溝油的鑒定結論,是該案的關鍵證據(jù)之一。
2011年10月,公安機關將查獲的“酒鬼花生”送往徐州市一家鑒定機構進行鑒定,該機構依據(jù)《油炸小食品衛(wèi)生標準》(GB16565-2003)等標準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酒鬼花生”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guī)定要求。
用不合格的材料竟然生產出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食品?這樣的鑒定結果讓辦案人員大吃一驚:“難道邱宏革使用的不是地溝油?”
帶著這樣的疑問,公安機關立即將扣押油品送往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下稱“疾控中心”)再行檢測。經疾控中心檢驗,邱宏革用于生產小包裝食品的食用油中,含有的苯并(a)芘(高致癌)不符合國家《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GB2716-2010)的要求。
筆者在仔細查看上述徐州市這家鑒定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后發(fā)現(xiàn),作出鑒定結論所依據(jù)的《油炸小食品衛(wèi)生標準》(GB16565-2003)中19項檢測項目中并不包含苯并(a)芘。即:《油炸小食品衛(wèi)生標準》對油品的檢驗標準滯后于《食用植物油衛(wèi)生標準》。
“這就像檢查一個爛掉一塊的蘋果,只抽取沒腐爛的部分檢驗,肯定會得出是個好蘋果的結論。用一個滯后的標準來檢驗地溝油,檢測不出也就不足為奇。”王廣賓分析說。
鑒定費高、取證難阻礙辦案
王廣賓說,讓辦案機關困惑的另一個原因是,疾控中心雖然檢測出樣品不符合國標要求,但其出具的薄薄兩頁紙的鑒定結論,檢測費用卻高達2.8萬元,大大增加了辦案的成本?!肮矙C關辦案經費有限,從長遠來說,辦案高成本不利于打擊此類犯罪。”
讓公安機關非常頭疼的是此類犯罪的偵查工作是“難上加難”。據(jù)偵查該案的民警孟洪君介紹,地溝油的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都比較隱蔽。由于提煉地溝油時異味大,黑窩點一般都選在偏遠地點,不易被發(fā)現(xiàn)。生產設備也相當簡單,往往一口大鍋加一些添加劑就是全部家當,即使被發(fā)現(xiàn)也很容易“另起爐灶”。本案中邱宏革生產“酒鬼花生”的廠房位于一個郊區(qū)村莊的倉庫里,平時大門緊鎖,附近的村民只能聽到里面生產時機器發(fā)出的響聲。
在銷售環(huán)節(jié),地溝油生產者往往用一個油罐車把成品油拉到銷售集散地,零售商每人幾桶把油買走后雙方各自離開。如果沒有相關賬目登記,油品消耗或滅失后很難追查。這也是對邱宏革的上線石某生產地溝油一案偵查一直陷于僵局的原因,辦案人員也感到很無奈,這也正是地溝油案件辦理的難點所在。
“之所以比較順利地辦理邱宏革一案,是因為在他的廠子里發(fā)現(xiàn)了油品采購記錄?!泵虾榫f,“如果沒有相關記錄,依靠我們基層派出所的力量,此類案件的取證難度將會非常困難?!?/FONT>
應加強地溝油源頭管理
對于目前打擊地溝油犯罪的困難局面,基層司法機關呼吁,應加強對地溝油的源頭管理和控制。
“地溝油問題突出,從表面上看是由于不法商販見利忘義,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監(jiān)管不到位,廢棄油脂回收處理制度不健全等社會問題。*關鍵的還是要建立廢棄油品的統(tǒng)一回收處理機制,避免再次流向餐桌?!蓖鯊V賓說。
王廣賓分析認為,制售地溝油涉及廢油收集、提煉加工、銷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治理地溝油并非單個部門所能完成的,必須有公安、工商、質檢等多個部門通力合作,要通過立法明確環(huán)保、工商、食品藥品監(jiān)督等部門對屠宰場、餐館廢油的管理,徹底搗毀制售地溝油的生產源頭。他建議相關部門及時完善油炸小食品的衛(wèi)生標準,以免再次出現(xiàn)“爛蘋果變成好蘋果”的尷尬;建立專門的餐飲行業(yè)廢棄用油統(tǒng)一回收制度;增加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及刑罰處罰力度,震懾該類犯罪。
孟洪君建議,給食用油從生產源頭到流通環(huán)節(jié)的經銷信息制作條形碼,對運輸?shù)挠凸捃噦浒傅怯?以便于發(fā)現(xiàn)問題后追溯。
司法機關還呼吁出臺一個檢測地溝油確實可靠、成本較低的鑒定方法,以便于打擊地溝油制售犯罪。
來源:正義網-檢察日報